眼下,在一些城市,街區繁榮發展、外表光鮮的背后,也存在老舊小區及城中村管理不規范問題。比如,城中村缺少公廁或道路失修、老舊小區居民屋頂漏雨、無電動自行車棚、無文化活動廣場……這些現象雖然是小事,但嚴重影響了居民生活便利程度,是關乎居民幸福感、獲得感的大問題。
從項目實施角度看,有些改造、提升、美化、綠化等工作,需要投入的資金并不多,有的只需數萬元就可以通過“微提升”實現“大變樣”,解決“大問題”。可是,因為基層資金短缺、缺乏物業統一管理等種種原因,這些問題的治理陷入了“有心過問卻捉襟見肘、項目太小無心過問”的尷尬境地。
民生無小事,小事同樣是民生焦點和民情所系。有的事情雖小,背后卻蘊藏著“民生所盼”和“民情所系”。再小的項目也是項目,再小的事情只要涉及民生福祉,就不是小事。有些改造項目的“微提升”,雖然表面上看解決的是“小事情”,但實際上彰顯的是一種急民之所急、紓民之所困、解民之所憂的民生情懷,值得人們肯定和點贊。
這從一個側面告訴我們,市政建設應該精準施策,時刻關注老百姓關切的問題,老百姓身邊訴求集中的問題,無論問題大小,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最重要。除了要聚焦實施大項目,還應下足“繡花功夫”,注意在小項目和“微提升”方面提升民生福祉。(許朝軍)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