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最近一期對天貓、淘寶、東方購物等5個平臺的抽查情況。此次抽查,針對平臺銷售的餅干、化妝品、茶葉保健品、可可及烘焙咖啡產品開展商品包裝計量監督抽查工作。經檢測,發現12批次商品為過度包裝產品,特別是化妝品,合格率只有30%,其中不乏知名品牌。
好大一個盒子,裝挺小一個商品,是化妝品行業的潛規則,好像不如此顯不出產品的高大上。前幾年月餅也有過度包裝的情況,一些月餅外包裝極盡奢華,一些月餅跟貴金屬裝在一起賣,一些月餅的成本重心其實是鮑魚燕窩魚翅,搞得月餅價格扶搖直上,賣出天價。更可怕的是很多月餅都這么過度包裝,老老實實賣月餅的反而被孤立,讓消費者掉入攀比的消費陷阱,浪費了寶貴的社會資源也助長了奢侈之風。
天價月餅還擾亂正常市場秩序,標價開到天上、打折打到地板的情況時有出現。這么混亂的價格體系又如何讓消費者安心消費?而且給商品以次充好留下了空間,給商家牟取暴利留下了空間。
這幾年在消費者的反對、監管部門的介入下,情況好了很多。現在去超市看到,過度包裝的月餅不是完全沒有,但總體比較正常,跟前幾年大張旗鼓的“貴族范”相比,已經截然不同。天價月餅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也很少有人拿外包裝來衡量一盒月餅的好與壞了。如今,簡裝月餅重新成為市場主流,月餅回歸傳統美食的定位,讓老百姓有了親切感。
可見,當商家和消費者失去理智、市場失去自我調節功能時,監管的及時介入是必要的。上海抽查化妝品包裝只有30%合格的數字告訴我們,有過度包裝現象的不僅僅是月餅,在其他行業也存在。此次抽查是一個好的開始,將監管行為常態化,堅持下去,一定能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社會共同的價值觀,也是健康文明的生活態度。各行各業都有必要以此來審視自身的經營行為。長三角地區是國內主要的消費市場,也是主要的生產地,自然應該引領風氣之先。
對廠家而言,擺脫對包裝的依賴,樹立負責任的社會形象,把健康的價值觀傳遞給消費者,不僅僅是履行社會責任,也是企業贏得消費者芳心的一種途徑。隨著“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觀念深入人心,公眾環保意識上升,綠色環保的產品形象更容易贏得消費者的好感。
其實,讓消費者甩掉好面子的包袱沒有那么難,難的是如何遏制商家追逐暴利的沖動。這也是月餅市場由亂到治中得出的經驗。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