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成績放榜后,被稱為第二次“高考”的志愿填報,往往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對高分考生的志愿專業和大學選擇。高考志愿作為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因為涉及面廣,并且體現了一定的價值取向,經常會出現一些頗有“爭議”的話題,登上社交媒體熱搜榜。今年同樣也不例外,留守女孩+高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這一連串關鍵詞組合起來,足夠奪人眼球,刷屏朋友圈。
令人欣慰的是,就在網民“據理力爭”標榜各自觀點、鬧得難解難分之際,故事主角鐘芳蓉說:“我覺得喜歡就夠了。”一句話既表達了她報考“冷門”考古專業的堅定決心,又體現了她對考古這一行業的足夠熱愛。于是,爭議聲漸歇,更多的是點贊和鼓勵。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大家對“冷門熱門”專業存在一定的偏見,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和“熱鬧”,卻忽略了一些專業需要有“坐冷板凳”的堅守,更為嚴重的是考生真正感興趣的志愿得不到足夠重視,導致出現不少“悔之晚矣”的教訓。
冷靜思考,讓“冷門熱門”專業偏見靠邊站。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社會分工日益細化,產生了不同的專業。在這樣的趨勢下,高校設置了各種各樣的專業,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各類高素質人才。客觀而言,專業的設置是不斷發生變化的,但既然設置了,就肯定有其存在的必要,只不過有一些專業受熱捧,一些專業無人問津,產生了所謂的“冷門熱門”專業。不過,原先的“熱門”專業也可能成為“冷門”,而一些“冷門”反而越來越吃香。因此,在填報高考志愿時,考生要冷靜思考,不要受外界的干擾,多傾聽內心深處的聲音。
保持熱愛,讓“冷門熱門”都有出彩大舞臺。高考只是人生漫漫長途中的一個驛站,它不是考生學習生涯的全部,更決定不了一個人的未來,因為人生存在很多無法預知的變量。但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始終不變的是一份執著和熱愛。高考志愿上,不管選擇何種專業,考生都要保持足夠熱愛,對所選專業保持拼搏的熱情,在這一專業領域刻苦鉆研,無論是“冷門”專業,還是“熱門”專業,都能擁有展示才華的大舞臺,讓自己的人生有更多出彩機會。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