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加強大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有助于他們從身體力行的勞動中獲取經驗和知識,培養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正確價值觀念,提升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就發布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如今《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制定,對勞動教育的目標框架、主要內容、具體要求等作出更加明確的規定,讓勞動教育真正成為“硬核”要求。
少年興則國家興,少年強則國家強。教育不僅是要向青少年兒童傳授知識、傳承文化,也需要培育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恩格斯指出,“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通過開展勞動教育,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勞動的本質、價值和方式,從內心深處產生對勞動的認同與尊重,最終形成正確的新時代勞動價值觀。而勞動價值觀能夠很大程度影響學生的精神面貌,有助于塑造踏實、勤奮、嚴謹的優秀品格,這對于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勞動教育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學校教育尤其重要,必須把勞動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必修課,科學設置勞動教育課程內容,明確勞動教育的具體要求,充分保障勞動教育課時,并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為開展學校勞動教育提供全方位指導和支撐。勞動教育不是簡單讓學生掃地、做家務,在教育內容和方式方法上要提高針對性、增強實效性,既要增強趣味性,讓一些學生改變不想勞動、不愿勞動的惰性;也要提高內涵度,加強對勞動價值、意義的深度講解,引導學生真正把勞動觀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勞動教育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事關長遠、責任重大,學校勞動教育必須務求實效,把勞動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深入融合,把握育人導向、遵循教育規律、體現時代特征,不斷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勞動教育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培養更多優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