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的通知》,通過開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培育一批試點城市,推動社區、批發市場、商圈、特色街等小店集聚區轉型升級,至2025年,形成人氣旺、“煙火氣”濃的小店集聚區1000個,達到“百城千區億店”目標。
為了促進經濟復蘇,提振消費,今年以來,小店經濟和地攤經濟一樣備受推崇,話題不斷升溫。這次七部門聯合印發文件,從工作安排、保障措施等各方面著手,明確了小店經濟的任務目標和總體路徑,為其發展指明了方向。
遍布大街小巷的小店,雖然單店規模不大,創造的商業價值有限,但它堪稱城市經濟系統的毛細血管。行業分布廣泛,服務和業態多元,為民眾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龐大的店鋪基數下,小店的繁榮,還能有效帶動消費增長,給城市增添商業活力。
正因如此,小店經濟的業態,在近些年高速發展。商務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注冊小店8000多萬戶,帶動就業約2億人。尤其在當下,小店經濟在促進消費回補和拉動就業上,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不過也得看到,小店經濟的發展,在現實中也面臨著一些困難。準入門檻太高、融資難、融資貴、營商環境不佳等等,這些中小微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在體量小、抗風險能力弱的小店上,也會異常突出,進而影響了小店經濟的進一步成長壯大。
因此,為了給小店經濟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這次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通知》,有針對性地推出了一攬子扶持政策。比如在組織城市試點之外,明確在用地、用房、財政、金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包括在市政管線、網絡通信完善基礎設施,為小店提供便利。
從城市治理的角度看,小店經濟由于太過靈活分散,確實給管理帶來了諸多困難。以至于有的地方一刀切,給小店的注冊和經營,施加各種限制。針對這點,《通知》明確,放寬小店準入條件,簡化證照的辦理流程,取消不必要的束縛和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提到,“放寬臨時外擺限制,允許有條件的沿街小店在不影響公共交通和周邊居民生活的情況下開展外擺經營”。這種靈活、人性化的政策思路,兼顧城市治理秩序的同時,也為小店從業者提供了喘息空間。
小店經濟的活力,正在于低門檻、大眾式的創業參與特征。因此對地方而言,對小店經濟不能區別甚至歧視性對待,認為它管理麻煩、經濟效益不顯著,就采取各種限制。要秉持開放搞活的發展思路,寬容對待,通過各種財稅金融政策,激活小店從業者的創業動力。
不管怎么說,小店集群的商業街、步行街,可能沒有CBD那樣高大上,小店的經濟和稅收產出,可能也比不上那些百強企業。但促進消費、吸納就業的重大功能,意味著小店經濟的發展也是個重要的民生問題,應該上升到民生高度來對待。在明確發展路徑之后,被點亮的小店經濟,還將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大的動能。而對每一個城市來說,小店經濟不僅能拉動消費和就業,也會讓城市更有魅力。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