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自媒體博主的職業體驗把北京SKP推上微博熱搜。視頻中顯示,博主身穿美團外賣工作服在進入北京SKP取餐時被堵在了商場門口。隨后,北京SKP作出回應,表示疫情期間,為做好疫情防控,北京SKP及SKP-S的餐飲外賣全面實施“定點取餐方式”, 外賣人員有專門的進出通道和指定的取餐地點,以及專門等候區。
疫情期間,很多場所均不同程度地對人員出入加強了管理,很多小區和商場也都實施了外賣限制措施,絕大多數人對此給予理解和支持。
其實,對于外賣小哥而言,規范有序的定點取餐或許更節省時間,能夠提高配送效率;從商場角度來看,定點取餐則有利于減少人員接觸,在疫情期間保障消費環境安全。出于現實考量,這種規范無可非議。
但為何北京SKP的操作會引發爭議?或許,正是因為商場保安人員的一句話:“穿外賣工作服無法進入”。這句話讓爭執點從“在哪兒取餐”轉移到了“穿外賣服能否進店”。這在很多人看來,無疑是一種歧視外賣人員的表現。
其實,SKP相關負責人在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商場大門對所有顧客開放,外賣員也可以來消費,視頻中的保安小哥也未必有歧視外賣人員的意思,但在面對不服勸說并因此產生爭執的“外賣博主”時,可能難免著急,話一說出口就變了味,就讓人聽出了一絲嘲諷的意思。所以,或許我們并沒有必要揪住這句話不放,而應該全面地看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疫情還沒有結束,要繼續保持防控標準不降低。堅持各項常態化、精準化防控措施,做好人員密集場所防護工作,加強體溫監測、環境消殺等日常防護工作。外賣小哥每天接觸的人員眾多,因工作需要進入不同場所時本應積極配合,遵循不同商家的相關規定。
事發商場的部分商家已經和附近的美團、餓了么外賣站長分別建立了微信群,在群里溝通送餐事宜,還有站長培訓外賣員怎么接餐,甚至店里專門安排一名員工給外賣員“接力”送餐,系統看到外賣員抵達提示后就會從員工通道下樓送餐。應該說,“定點取餐方式”已經盡可能地為外賣小哥考慮,本身沒有多大問題。要減少這種摩擦,外賣員和商場相互之間還應多一分理解,商場的工作人員在引導時也該多一分人情味,有話好好說。 (許曉芳)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