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副書記張曉峰出席并講話
本報訊(實習記者 王君 實習生 付相榮)3月11日,全市農村工作會議召開。市委副書記張曉峰出席并講話,市委常委、副市長王士樺主持會議并作總結講話,市政協副主席杜永進以及各縣以及(市、區)委分管副書記和副縣(市、區)長、市農村工作領導組相關單位負責人、省直涉農部門駐忻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總結2015年及“十二五”時期我市的“三農”工作,分析新常態下農業農村形勢,部署2016年和“ 十三五”時期農業農村工作。會上,定襄縣、繁峙縣、岢嵐縣、忻府區合索鄉分別作了典型交流發言。
“十二五”時期,是我市在新的歷史起點推進“三農”發展取得顯著成就的又一個黃金期。以糧食產量突破30億斤大關為標志,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000元為標志,農民生活逐步改善;以獲得“中國雜糧之都”等為標志,農業結構更加優化;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標志,新農村建設邁出新的步伐;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為標志,農村改革取得新進展;以凝聚力戰斗力進一步增強為標志,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就如何進一步推進“三農”工作,張曉峰強調,一要深刻認識“十三五”的機遇挑戰,深刻認識“十三五”的責任擔當,認真謀劃“十三五”思路,切實把握“十三五”任務。二要立足當前,統籌做好2016年的“三農”工作。今年要重點實施好十大工程:雜糧產業振興工程,牛羊產業振興工程,中藥材產業提升工程,品牌農業創建工程,農產品營銷工程,休閑農業發展工程,水利水保提升工程,林業生態建設工程,科技創新工程,扶貧攻堅工程。三要奮發有為,進一步提升做好“三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投入力度,夯實基層基礎,轉變工作作風,形成合力氛圍。
在作總結講話時,王士樺指出,“十三五”期間,一是在脫貧攻堅上要走出“等、靠、要”的傳統,破解搬出來、穩不住的難題,實現產業支撐脫貧的理念創新。二是在產業發展上要走出重產輕銷的傳統,破解增產不增收的難題,實現“以銷為先”的思路創新。三是在產品銷售上要走出展會促銷的傳統,破解好東西賣不出去的難題,實現營銷模式“四化五進”的創新。四是在品牌打造上要走出“ 你有我有全都有”的傳統,破解小而散、做不大的難題,實現“精優特”、“大而強”的布局創新。五是在種植規劃上要走出放任無序的傳統,破解有特色、沒規模的難題,實現產業結構的創新。把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把品牌優勢變為市場優勢,打造名副其實的“中國雜糧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