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国产女人水真多18毛片18精品,精品国产制服丝袜高跟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頻道>>頭條>>正文
山西省部署2016年經濟工作
2016年01月04日 09時49分   山西晚報

2015年12月30日至31日,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在太原召開,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省委十屆七次全會精神,分析當前我省經濟工作面臨的形勢,部署2016年全省經濟工作。

會議認為,2015年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困難局面,省委、省政府堅持一手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一手抓發展第一要務,全面推進“六大發展”,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全省經濟呈現出緩中趨穩、小幅增長的態勢。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省經濟依然面臨巨大下行壓力,正處于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困難的時期。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要從危機中看到亮點,在困局中看到前景,從不確定性中把握確定性,充分看到國家宏觀政策和重大戰略的實施將為我省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國家對我省的政策傾斜和特殊支持不斷加大,我省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在匯集。全省上下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正視困難、迎難而上,進一步堅定做好全年經濟工作的必勝信念,以更大的決心和毅力打破堅冰、實現突圍。

1 結構性改革

著力抓好“三去一降一補”五項重點任務:

要去產能。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把處置“僵尸企業”作為化解產能過剩的牛鼻子,深入摸底、認真甄別,采取差別化措施,注重運用市場化手段,嚴格環保、能耗、技術標準,加大煤炭、焦炭、冶金等特困行業過剩產能化解力度,通過兼并重組、債務重組乃至破產清算等手段,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僵尸企業”實行市場出清。

要去庫存。特別是多措并舉減少房地產庫存。按照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擴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有效化解庫存,穩定房地產市場。

要去杠桿。努力化解金融風險,實現直接融資比重顯著提高,負債結構明顯改善,提高金融支持供給側改革的有效性、針對性。

要降成本。在2015年年初省級層面減費讓利的基礎上,繼續深入挖潛,承接和用足國家政策,切實把一切不必要的成本降下來,為企業提供寬松發展環境。

要補短板。盡快補齊制約發展的產業、基礎設施、“三農”等短板,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盡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2 有效投資

堅持穩定經濟增長,充分發揮好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

要解決“投什么”問題,關鍵是要有質量、有效益的投資,圍繞新興產業、傳統產業更新改造、基礎設施、脫貧攻堅、新農村建設、采煤沉陷區治理等加大投資。

要解決“誰來投”問題,關鍵是創新投融資機制,發揮好我省民間資本充裕的優勢,推廣PPP投融資方式,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參與重大項目建設。

要解決“怎么投”問題,關鍵是深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要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投資,決不能弄虛作假。

要更加重視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發揮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

3 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著力推動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穩住工業這個基本面,推動工業結構深度調整,特別要把狠抓用電擺在突出位置,既要抓發電,更要狠抓用電,加快省內高載能產業發展,高度重視電動汽車的生產和推廣應用。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把煤層氣產業擺到戰略高度。充分發揮區域特色和比較優勢,按照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合理確定產業發展優先順序的思路,優先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煤層氣,培育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汽車。

集中力量,研究出臺系統性全方位支持和促進服務業發展的一攬子政策,為服務業發展再添一把火;突出發展文化旅游業,加快發展養老、醫療、家政等生活服務業。

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繼續出臺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措施,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規模推進高標準農田水利建設,繼續推進旱作農業、節水農業。

4 引深“三個突破”

堅持強化發展新動力,著力引深“三個突破”。

推動科技創新,重點是打通關鍵領域創新鏈條,以重大專項為抓手,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建設省級科技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交易信息平臺、山西科技創新城科技資源、科技金融等綜合服務平臺,開展專業孵化器建設試點等工作,形成“線上線下”互促互動、互聯互通的轉移轉化交易機制。

實現金融振興,重點是完善金融體系、創新金融服務方式。

發展民營經濟,重點是強化服務、激發活力,全面開展“待辦項目大起底”,確保符合條件的項目盡快落地實施。繼續在支持民營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發展上出臺更具含金量的政策,加強引導、搞好服務,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快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

5 全面深化改革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著力在關鍵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要搞好改革的頂層設計,實現改革的分類推進,進一步推動轉型綜改區建設。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抓緊謀劃2016年和“十三五”期間各項改革,及早研究制定我省的五年改革規劃、2016年改革工作要點。

要高度重視、切實抓好國企改革,著力推進電力體制綜合改革。認真落實中央各項改革舉措,加大國企、財稅、金融、社保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力度,確保各項改革措施落地生根。

要狠抓改革的責任落實,進一步加強改革督察工作。各級黨委要切實擔負起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體責任,黨委主要領導既要親自抓改革部署,又要親自抓改革督辦,把改革這根弦繃緊拉直。

6 以開放促發展

堅持以開放促發展,著力在對接京津冀和“一帶一路”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要在招商引資上取得實質性進展,落實好央企與我省簽訂的各類協議,推動晉商回鄉興業。堅持在產業升級中謀合作、促開放,把招商引資作為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抓手,堅持走出去、引進來,招大商、招好商。

要在開放平臺建設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借鑒先進省份經驗,對我省各類開發區特別是25個省級開發區的功能定位、產業布局、要素配置等問題研究透、分析透,要找準開發區建設的突破口、著力點,切實把各類工業園區和開發區打造成為全省對外開放的新平臺。

要在優化環境上取得實質性進展,深入推進外商投資便利化改革。不分親疏、一視同仁地對待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大力弘揚晉商誠信守信的傳統商業文化,努力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透明高效的行政環境、合作共贏的人文環境。

7 現代化城市

堅持“以為民為中心”,著力建設一批宜居宜業、持續發展、富有山西特色的現代化城市。

堅持規劃先行,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和權威性。按照“多規合一”理念,加強對城市的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文脈延續性等方面的規劃和管控,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和權威性,健全規劃實施監管機制,確保規劃嚴格執行。

堅持建設為基,堅持地上與地下并重,完善城市交通、路網布局和能源、供排水、供熱、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同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堅持管理為要,轉變城市發展理念,創新城市管理體制,提高城市現代化管理水平,著力解決交通擁堵、霧霾天氣等各類“城市病”,加快智慧城市建設。

堅持民生為本,加快推進農民工市民化,大力發展城市服務業,提高城市宜居宜業度,要進一步加大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力度。

8 縣域突破

堅持“縣域突破”,著力形成各市縣你追我趕的發展格局。

對22個產煤大縣、38個無煤縣或煤炭產量較小的縣、36個國定貧困縣、23個市轄區提出分類指導意見,做到因縣制宜、一縣一策,落實各項扶持措施。

著力加快資源型經濟轉型,逐步減少對煤炭經濟的過度依賴。

進一步挖掘特色資源優勢,積極研究市場變化,根據需求因地制宜發展現代農業、商貿物流、文化旅游、高新技術等產業,以縣城為中心加快城鎮化進程,打造縣域經濟品牌,形成各具特色的縣域優勢產業和主導產業。

緊緊抓住“十三五”脫貧攻堅的重大機遇,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等不靠、主動脫貧。

結合城市化進程,突出發展現代都市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

9 生態文明建設

堅持生態文明建設,著力建設美好家園。

嚴格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加強對PM2.5的監測分析和綜合治理,實施生態修復工程,積極探索碳排放交易。

推動各市根據主體功能區定位發展,在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性質不改變。

對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實行總量和強度“雙控”,健全完善約束性指標體系,積極發展循環經濟企業、園區,爭取以較少的能源資源消費強度支撐經濟社會發展。

抓住巴黎氣候大會為碳交易市場帶來的機遇,積極利用市場機制實現減排,也為我省企業發展提供一個新的融資渠道和經濟增長點。

10 共享發展

堅持共享發展,著力保障社會和諧穩定。

切實做好就業工作,密切關注經濟下行可能帶來的結構性就業問題,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著力發展就業容量大的行業,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和創業引領計劃,促進農民工等群體返鄉創業,做好就業援助工作。

拓寬城鄉居民增收渠道,密切關注農產品價格波動對農民收入的影響,深化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千方百計拓寬城鄉居民增收渠道,突出做好企業職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難家庭增收工作。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深入開展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加強社會治理創新,把社會治理延伸到最容易忽視和最薄弱之處,切實防止經濟領域問題向社會領域傳導。

確保安全生產,深刻汲取近期安全生產事故教訓,引以為鑒、舉一反三,突出煤礦、交通、消防、危險化學品等領域,進一步加大安全監管力度,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兩個主體責任,堅決防止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

本報記者 陳志據 山西日報 報道整理

(責任編輯:李冬梅)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
  • <tfoot id="mskeq"></tfoot>
  • <samp id="mskeq"><del id="mskeq"></del></samp>
    <tfoot id="mskeq"><del id="mskeq"></del></tfoot>